中文/EN
返回
2021/10/21

三大难题+七大应对之道——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解读

近年来,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加速推动着我国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3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增速持续领跑全球。

 

毫无疑问,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对数据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所导致的全球性经济滑坡,更使得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

 

近期,埃森哲在其《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中,将当前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期所面对的问题与应对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建议提示。本篇,我们就其中的关键信息点,为大家进行解读、分享,期待能够为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期的众多企业及管理者提供帮助。

 

 

中国企业数字化进程稳步推进

技术密集型产业持续领先

 

通过埃森哲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连续四年的分析研究发现,自2018年至今,中国各行业企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不过,受相关市场环境、行业特征以及数字化基础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行业的数字化成熟度依然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企业数字化四年来稳步提升(如下图)

数字转型指数(0-100):全样本平均分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例如,以电子高科技产业、汽车及工程机械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得益于在数字化能力建设上起步较早,且起点较高,这些行业的企业已持续多年保持跨行业领先优势。特别是近期,面对全球芯片产能不足的影响与芯片长期结构性变化的挑战,企业纷纷开始强化产业链自主性与本土化布局,加速开展数字化变革与创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疫情加速全行业数字化进程

零售与物流尤为亮眼(如下图)

按照各行业数字转型指数得分,将九大行业分为三梯队

 

 

注:此处展示的是本系列研究(2018-2021年)所覆盖行业数字化成熟度的相对位置。本系列研究所覆盖行业每年略有调整。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传统零售与物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更值得称道。面对从去年延续至今的顽固疫情,众多零售与物流行业第一时间抓住数字化机遇,借助生态伙伴的力量,不断创新,将效率做到最大化,不断优化体验,从而在《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中脱颖而出,正式跻身数字化成熟度第一梯队。

 

 

零售与物流业的重大突破

 

调查数据显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没有压倒物流与零售行业,反而让来自这两大领域的企业实现了自我重塑。2021年上半年,全国商品零售1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1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

 

在2020年研究中

各行业表示在未来1-2年明显增加数字化投入的企业占比(如下图)

 

 

数据来源:埃森哲,《强韧·创新·突破:2020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

 

 

传统零售行业:

数字化赋能,不断升级用户体验

 

相比疫情肆虐期,现今的后疫情时代,多年龄层、多区域消费者的线上消费占比依旧维持高位,线下消费则持续低迷,实体经济线上化趋势进一步显著,且呈现持续态势。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者线上消费黏性显著增强,面对消费行为与消费意愿的新变化,传统零售行业除了第一时间移师线上,更在这一全新竞争的核心环节中着重加入了差异化服务,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

 

一方面,零售业企业全力加速推进全渠道的营销布局,包括在直播、社交媒体等新渠道与内容营销新思路方面不断尝试新方式、运用新元素。另一方面,为保证客户体验,零售业企业需从前端营销、服务,到中后端供应链、研发设计、数据决策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与敏捷反应中,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物流行业:

高韧性、强技术实现产业新价值

 

近年来,电商市场的飞速发展,令物流行业随之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疫情后我国产业升级的继续深化,高端制造业供应链的柔性与复杂度不断增强,也大幅提升了对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服务的需求,对于物流企业多元业务的服务质量与管控标准,更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物流业企业进入2021年后,在运营与创新布局方面全面提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科技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并不断加速数字技术在全流程、全场景的应用,实现业务信息数字化和全生命周期业务信息精准识别、追踪,实现全流程动态预测、科学管理。简单且概括言之,即对内提升网络效率,对外赋能行业客户,从而实现智慧物流和供应链的全面升级。

 

在头部企业竞争白热化,整个行业整合加剧的激烈态势下,物流行业企业深知,全面重塑客户体验,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精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全方位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与客户体验,从而实现业绩高增长,将成为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转型领军企业达到16%

相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早在2018年,当中国企业普遍思考并开始数字化转型的时候,调查发现,只有7%的企业成效显著,经过2019、2020两年的积淀与发展,领军企业占比不断提升,分别增至9%和11%。

 

 

注:从业务转型的程度出发,基于过去三年新业务营业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是否超过50%,识别出转型领军企业。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即使遭受冲击,也并未停下数字化脚步;相反,疫情期间的亮眼成绩,让这些行业引领者对数字化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更加坚定了对未来推进数字化战略的信心。《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显示,2021年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领军企业占比上升至16%,比上年大幅提高了5个百分点。

 

 

数字化差距进一步拉大

业绩加倍分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上升的同时,相比后进企业,转型领军企业的数字化优势正在不断加大,两类企业间的业绩更是加倍分化。

 

转型领军企业的数字化优势持续扩大(如下图)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正是通过近年来不断夯实的转型基础,转型领军企业在疫情来临时,能够凭借自身积累的数字能力,迅速做出反应,并果断创新,持续扩大了数字化领先优势。相反,后进企业由于在战略部署与运营方式方面的长期落后,加之自身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薄弱基础,不仅在突发的疫情面前无法从容应对,在数字化部署方面也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更难以充分挖掘数字化带来的成果价值。

 

数字化优势加倍转化为更显著的财务优势

(如下图)

 

 

注:对本研究样本中上市企业进行比较。

 

更加重要的是,企业的数字化优势正在加倍转化为更显著的财务优势。《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显示,后疫情时代,在营收增速这一维度上,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与后进企业间的差距已从疫情前的1.4倍扩大至3.7倍。由此可见,正是凭借更为完善的数字化能力,转型领军企业实现了核心竞争力的再塑造,并由此实现了后疫情时代的业绩再增长。

 

 

三大现实难题

拖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样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虽然当前各行业、不同领域中均有一些企业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但由于前期在数字化投入方面欠缺前瞻性,或是投入尚未完全转化为显著的、可度量的商业价值,部分企业的数字化价值依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外加同业竞争对手的纷纷赶上,后进企业在数字化能力方面的“恶补”已是刻不容缓。

 

转型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

令其他企业产生极大紧迫感(如下图)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根据埃森哲于2021年3月至7月期间,对30多家企业的高管就数字化推进问题的调查分析,《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此次归纳总结出,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得以持续推进所面临的三大难点。

 

01  战略缺位,转型方向不明

 

进入2021年,中国经济从恢复期飞速进入重振期,想要在后疫情时代重振旗鼓,企业势必需要加快自身的业务调整与战略重构。不过,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部分企业并未迅速找到适合于自身的竞争着眼点与经营模式。应该说,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转型”,如果一家企业的战略规划不清晰,“转型”方向不明朗,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也难言成功。另外,在数字化方向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盲目布局,急忙下注,更是往往败兴而归,难以从先期的数字化投入中看到回报。

 

通过调查发现,在部分企业的战略规划中,数字化战略与业务发展往往是“貌合神离”,由于企业发展战略对数字化部署方向的指导性不强,致使数字化部署的重点与业务发展的侧重点难以形成有效关联,如此一来,很难触达数字化建设对于企业转型的核心诉求,更难谈实现数字化对于业务的赋能。

 

此外,在部分企业中,数字转型战略时常会在由上至下的指令传导中出现“执行断层”。也就是说,部分企业的“一把手”即使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但这种支持也仅仅是停留在高级管理层,很难实现真正的跨层级流动,难以做到跨业务领域的有效拓展;而各业务领导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同程度与认知水平也往往参差不齐,最终难以集合力在整个企业中共同落实。

 

02  能力建设难,转型深入难

 

一旦实现数字化能力,企业在敏捷应对、高效运营与持续创新方面也将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不过,相比于信息化,想要构建数字化能力,也将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部分企业受制于原有运转系统的陈旧,加之管理制度传统,流程繁冗,想要快速、且彻底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如果不推倒重建(避免伤筋动骨与成本过大),而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修补、改良,又很可能出现新旧无法兼容、运转不畅的结果。如此两难的境地,不仅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遥遥无期,先期建立起的能够稳固支撑转型的架构更是困难重重。

 

当然,构建数字化能力,还有一大关键——拥有数字化能力的新型人才。进入数字化时代,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并且能够将这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应用在现实场景中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的主导。而在关键的数字化转型期,各行各业均需要这类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不过,当前这样的人才依然缺乏,基于培养周期与难度,企业想要如愿获取绝非易事。一旦缺少或没有这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助力,企业恐难品尝到数字技术的真正价值。

 

当前,不少企业的数字化部署依然处于先期试验阶段,尚无法在全业务与所有工作职能上加以运用。在基础不牢、数据流通率低、技术与实际业务的难以兼容等多种因素的促使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试点项目与经验难以快速复制、推广,从而无法形成全企业、全场景的数字化规模效应。

 

03  投入与产出难平衡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企业全业务,且跨越职能的系统性工程。想要真正获得数字化所带来的丰厚果实,只有根本性地实施改革,且全面部署实施。因而,投入是必然。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这一过程又有投资见效慢、周期长的情况出现,一旦企业急于求成,用旧有的绩效标准来衡量转型效果,且并未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部署计划,来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估体系,很难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与实际价值做出阶段性、渐进式的评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短期内或许质疑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导致后续对于数字化的投资持续性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从而无法及时实现数字化转型。投入与产出的难平衡,实则反映的是价值体现与持续投入间的矛盾。

 

通过调查得出的以上三大难点,即战略制定、能力构建与价值定义,均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可以说,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将对企业的数字化部署产生影响,更将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造成损害。

 

 

七大应对建议

助力数字化转型

 

01  明确发展战略,全方位实施贯彻

 

后疫情时代,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对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来确定自身未来的商业与经营模式,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与战略。

 

 

数字转型指数分值为0-100,100分代表当前所能预见的最先进状态的数字企业。

注:此处展示领军企业和其他企业差距最大的三项。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另外,通过调查参访发现,转型领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由企业的高级管理者直接负责,并且会有专门性、综合化的数字化推进部门进行有利配合,从而实现了数字化战略在全集团、跨业务、多职能上的全面贯彻。

 

02  加速创新,深化云市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2091亿元,增速56.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277亿元,同比增长85.2%,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14亿元,同比增长26.1%26。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走上云端”不再是一个畅想,而是迫在眉睫的要务,更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数字转型指数分值为0-100,100分代表当前所能预见的最先进状态的数字企业。

注:此处展示领军企业和其他企业差距最大的三项。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调查发现,今年的转型领军企业纷纷将云部署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例如,针对云环境重组组织架构,提高组织行动力和敏捷性,并采用全新的运营方式。同时,企业还可利用云平台上的先进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缩短迭代周期,加速创新。通过“云部署”,很多企业不仅让自身焕发了新生,还获得了更多、更强的竞争优势。

 

03  建立强而有效的数据战略与数据治理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90%的数据是在过去10年间生成的,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会达到175ZB,是2017年数据总量的10倍之多。数据,已愈发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有效的数据治理可为商业用户提供经过认证的可信数据,提高商业数据透明度,加强数据保护和诚信建设。调查发现,转型领军企业注重搭建强有力的数据战略,并逐步建立有效的数据供应链,不断强化数据管理体系,提升自身数据治理能力。

 

 

数字转型指数分值为0-100,100分代表当前所能预见的最先进状态的数字企业。

注:此处展示领军企业和其他企业差距最大的三项。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优质精确的数据能够为企业提供多维决策信息,不断完善产品和改进服务,在加深与现有用户关系的同时,吸引更多新用户。不仅如此,有效利用数据,还将促进未来产品的创新升级,有助于预测和塑造未来需求并发掘新商机。

 

04  着力聚焦用户个性化需求

 

不得不说,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思维与模式,出众的体验已不再完全由单纯的产品力(或服务水准)决定,客户的实际需求已然成为决定性因素。调查发现,转型领军企业在能够快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还会持续推动产品与服务的迭代创新,建立更具弹性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供应链,以全局视角,革新整个企业的行为方式。

 

 

数字转型指数分值为0-100,100分代表当前所能预见的最先进状态的数字企业。

注:此处展示领军企业和其他企业差距最大的三项。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新兴的数字技术,以升级用户体验为统一目标,推动跨部门、跨职能协作,打造高效敏捷的反应体系,支持业务模式转型,提升自身竞争力。

 

05  夯实智能化运营

 

智能化是决定运营重塑成功与否的关键能力。调查发现,转型领军企业普遍在不断加强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以优质的多元化信息,制定数据驱动型决策,并搭建数字平台对企业运营实现闭环管控与动态优化。相反,尚未转型或转型困难的企业,当前仍然进行着缓慢的渐进式变革,这些举措往往难以切实转变工作方式,碍于行动速度与扩展速度十分缓慢,难以满足企业应对市场迅速变化的需求。

 

 

数字转型指数分值为0-100,100分代表当前所能预见的最先进状态的数字企业。

注:此处展示领军企业和其他企业差距最大的三项。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对于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而言,夯实智能化运营对于企业全面提升增长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06  重视生态共进,深化生态建设

 

调查研究显示,转型领军企业非常重视、且在不断深化生态建设,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部署。与此同时,转型领军企业还建立了价值网络协同平台,从而实现研发、制造、营销领域的共享生态。

 

 

数字转型指数分值为0-100,100分代表当前所能预见的最先进状态的数字企业。

注:此处展示领军企业和其他企业差距最大的三项。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此外,通过广泛引入生态合作伙伴,企业能够共同开展灵活运营模式,更高效地调用企业资源。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生态共进,企业可以实现能力互补,从生态伙伴中获取更多元的数据洞察与人才支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将在更广阔的情境下进行应用,推动创意快速转化为实体项目。

 

07  多重价值,多维发展

 

放眼未来,任何领域或行业的企业只有具备可持续性,才可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做到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单一的经济效率指标已不适合主流的多赢趋势。企业需要具备在数据治理、社会群体权益、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社会责任领域塑造全面的可持续优势。

 

 

数字转型指数分值为0-100,100分代表当前所能预见的最先进状态的数字企业。

注:此处展示领军企业和其他企业差距最大的三项。

数据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埃森哲商业研究院。

 

调查发现,很多转型领军企业当前正在积极制定碳中和行动方案,对企业能耗进行智能调度管理,并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产品的绿色升级,并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碳追踪和测量,为企业提供预警与优化决策。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1%,上半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量比重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以上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国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持续努力。实现碳中和不仅是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重大战略议题,同样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更是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战略要务。

 

 

结语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化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各行业不同领域中的新产品与服务方式纷纷应运而生,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样,一批批优质企业正在改变社会发展和生态格局。除了强化技术力量和产品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同样是企业实现数字化的成功之道。

 

诚然,未来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给企业提供便捷性与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促使企业直面挑战、不断完善自身。此外,目前行业内同质化现象的愈发严重,也需要企业在探寻突破口的同时,需要在精细化、专业化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当前正在这一时代发展大潮中迎风破浪的中国企业,值得我们的共同关注与期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亦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清控紫荆教育一直致力于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期待从产业的岗位需求出发,从岗位的能力模型出发,从自身的完整体系出发,外加清控紫荆教育强大的数字技术平台系统,联合国内外顶级院校,和学界、业界的顶级专家一起,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相关报告素材,引自埃森哲《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内容获取于公开渠道,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清华科技园7号楼5层
联系电话:010-62793909
邮    箱:service@ezijing.com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 报名咨询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