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倾向于将感知到的东西组成主角和背景关系,市场营销人员通常将主角设计为能够引人注意的刺激。
回顾本次课程
走进消费者心理世界
感知营销学的深层奥秘
1 相约北京
2022年9月3日,紫荆-玛丽伍德大学数字领导力方向MBA《营销管理与数字化营销》课程授课导师张恩忠教授在北京紫荆教育,为MBA学生们进行了“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主题线下课。为期一天的课程里,张恩忠教授现场带领学员们分析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从消费者感知、消费者动机、消费者态度的行为与转变、消费者的行为学习层面展开讲解,帮助学生们提升业务洞察力,课程引人入胜,精彩纷呈。
2 课堂实录
洞察消费者感知
对于消费者乐于接受的改变,变动幅度要大,确保消费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产品质量层面在提升、包装更加精美,产品容量在加大,而价格在降低。相反,对于消费者所不乐见的改变,那么变动幅度要小,让消费者不要轻易察觉,比如“饮料加量不加价”的例子。
公开课中,教授最先引入了最小可觉差在营销中的应用,启发大家作为营销人员在改变营销活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多重因素,现场讨论热闹非凡。
学会唤醒消费者动机
理性动机表明消费者选择目标完全基于客观的标准,例如尺寸、重量、价格或每加仑汽油的公里数,情感动机意味着根据个人或者主观的标准来选择目标。
面对新产品,消费者表示很喜欢,但一上市却销量很不好,原因何在?市场营销人员不能创造需要,但是可以让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需要。通过大量的精选案例,张教授现场引导学员去发现消费者的需要,捕捉消费者的理性动机与感性动机,解读消费者心理防御机制,重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等重要概念,带领学员们领略动机唤醒的哲学。
转变消费态度的战略
“我经常买海飞丝,并且会将产品推荐给我的朋友。”
——消费者如是说
消费者的态度或许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但我们能从消费者的语言与行为中推论出来。张恩忠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员去体悟数字时代转变消费者态度的多重战略,营销人员可以选择转变品牌自身的观念、转变消费者对竞争品牌的信任度等等方式来促进消费者态度乃至行为的改变。
3 砥志研思,精进不休
张恩忠教授的精彩讲解一次次燃动了现场气氛,线上、线下学员实时踊跃地参与互动,在轻松活跃的讨论中畅快进行,让不同思维在碰撞中发酵出更有价值的营销创意。本期紫荆-玛丽伍德大学数字领导力方向MBA《营销管理与数字化营销》线下课为学员们提供了跨界交流和现场对话的平台,增进老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智慧的连接和温暖的关系,帮助大家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沟通彼此的理念、思路。
唯有“改变”才一直不变。
因此在数字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更应重视改变的能力,在改变中破局,在改变中提升。
-END-